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三十而立谱华章
——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回眸

作者: 姜培军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1-04-09 11:03

国内外游客云集菏泽

       □记者 姜培军

自1992年举办首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算起,今年已是第30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正值30芳华。30年来,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旅游产品供给,繁荣了地方经济,为菏泽搭建起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为菏泽富民强市注入源源动力,为菏泽改革发展增添活力动能,牡丹节已成为我市一年一度的大事、盛事,已成为菏泽人民心目中“文化旅游的盛宴,人民大众的节日”。

每年的牡丹文化旅游节,都是菏泽最美的时节。国色飘香,满城芬芳;宾朋云集,人如潮涌。转眼间,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已走过30年。30年一路走来,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越办越好,常办常新,其经济、文化、社会、品牌影响等综合效益不断放大,已从最初单纯的牡丹观赏,演变成为促进菏泽全面发展的“金字招牌”。在牡丹文化旅游节的带动下,菏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天更蓝水更清,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省政府拨专款建设牡丹园

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

人间四月天,菏泽人最期待的,是满城盛开的牡丹花。自明朝开始,菏泽牡丹在国内独领风骚五六百年。一朵花在百转千回间,留下了无穷的传奇故事和眼前的繁花似锦。

正是因为了有了牡丹、有了牡丹文化旅游节,菏泽市民才在这个惠风和畅的季节里,拥有了牡丹之都特有的节日,有了春天特有的狂欢。

“曹州牡丹园的建设和菏泽牡丹产业的发展,与胡耀邦同志的关心爱护密不可分。”曾在曹州牡丹园摸爬滚打多年的王汝昌感慨万千。曹州牡丹园四季温室内的牡丹通过反季节栽培技术,实现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可见牡丹盛开的美景。三十多年前,这曾经是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的梦想。

胡耀邦在曹州牡丹园与花农交谈

20世纪80年代初期,菏泽先后建起赵楼牡丹园、李集牡丹园等。真正建起上规模的牡丹园,是在胡耀邦同志视察菏泽后。牡丹区档案馆保存着一封原菏泽市委、市政府于1984年10月20日致胡耀邦的汇报信。信中显示:1982年10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要建以牡丹为主的花园,让群众四季有花看。”据了解,胡耀邦在视察牡丹园时,亲自提议规划重建,并将其定名为“曹州牡丹园”,随后拨专款用于牡丹的开发和保护,实现了菏泽旅游业发展的第一次质的飞越。曾任省政协菏泽地区工委副主任的黄爱菊曾经参加了对胡耀邦同志的接待工作,她在《胡耀邦视察菏泽纪实》中写道:“当我说是菏泽人时,他说,‘你是不是黄巢的后代?菏泽牡丹闻名全国,你怎么不爱牡丹偏爱菊呢!’他说完笑了,我们也都随之笑了。”

在胡耀邦同志视察菏泽不久,省政府拨专款建设曹州牡丹园、古今园、百花园等“三园”。1983年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牡丹园——曹州牡丹园宣告建成。

在此后的发展中,经过几次改建、扩建特别是2009年的提升改造,曹州牡丹园被打造成中国第一国花观赏园。4月8日,阳光灿烂,曹州牡丹园观花楼前,溥杰手书“天下第一香”和舒同手迹“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石碑,显得高大巍峨。

目前,曹州牡丹园面积已达1600亩,牡丹品种1237多个、芍药品种600多个,其他乔、灌木、地被植物共计200余种,是目前世界上牡丹、芍药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植物园林。为拉长旅游链条,促进菏泽文旅产业发展,今年牡丹节期间,曹州牡丹园将在以往白天观赏牡丹的基础上点亮“夜游模式”,其中包括时常50分钟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曹州吟》、灯光秀表演《梦幻曹州牡丹园》、牡丹仙子巡游。

一朵牡丹花带动旅游业发展

牡丹是菏泽旅游业中最大的“符号”。从牡丹花会到牡丹节,这是菏泽旅游业在探索中逐步发展的一个缩影。

20世纪90年代初期,菏泽牡丹经过改革开放后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大规模,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把它推向全国、推向世界,1990年,原县级菏泽市向山东省旅游局申办牡丹花会。

鉴于此时洛阳已举办了多届牡丹花会,山东省旅游局建议改名为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后,向国家旅游局申报。国家旅游局在当时对节庆活动限制较严的情况下,考虑菏泽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亟需通过重大的节庆活动打出“牡丹牌”,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于是,1991年11月菏泽国际牡丹花会被正式批准,菏泽首届国际牡丹花会于1992年4月20日至26日举行,并纳入国家旅游局、国家民航局配合“旅游观光年”联合推出的全国百项节庆活动,提出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的办会宗旨。

从那时起,菏泽借助已明显凸现的区位优势、自然优势和政策优势,由以往单纯的赏花游发展为花会旅游。花大、色艳、型美且具有世界最大面积、最多品种的菏泽牡丹吸引了无数游客。每年花会期间,广大国内外游客云集菏泽,花如海人如潮,热闹非凡,大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之势。游客人数及综合收入每年都有递增。

第一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开幕式现场

不少菏泽人至今还记得,30年前,当菏泽将要举办国际牡丹花会的消息公布后,有多少人为之热血沸腾,为之欢呼雀跃。从城市到农村,从车间到街道,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市民,从工人、农民到中小学生,大家有钱出钱,有物捐物,仅现金就捐献100多万元,在28天内建起了江北县级市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体育场,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菏泽速度”。而恢宏大气的开幕式更让菏泽老百姓感到无比振奋、扬眉吐气。从那时起,菏泽人的春天就多了一场有关牡丹的狂欢。


歌手韦唯2006年4月在菏泽牡丹花会开幕式上演唱《爱的奉献》

拥有30年发展历史的牡丹文化旅游节,是菏泽旅游业在探索中逐步发展的一个缩影。因为牡丹文化旅游节本身就是一项旅游活动,也是将旅游资源推向社会的一种促销活动。实质上,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旅游节,菏泽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人们的旅游意识在跳高,相关行业在发展,旅游经济在增,酒店、宾馆等餐饮业及旅行社团在发展,旅游从业人员在增加。

30年过去,“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成为中国著名牡丹旅游节庆之一,近年来,曾荣获“全国花卉类节庆十强活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等称号,菏泽市也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通过举办牡丹花会,不仅提高了菏泽牡丹的知名度,使菏泽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牡丹城”,而且有力地带动了菏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菏泽牡丹雍容华贵

       花为媒,菏泽亮出新名片

以2013年为界,之前称为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之后更名为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

       2019年,在牡丹节的基础上增加了世界牡丹大会,“一节”变成了“一会一节”。2019年4月12日,以“美丽、健康、创新、发展”为主题,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花卉协会主办,菏泽市人民政府、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承办的2019世界牡丹大会举行。举办2019世界牡丹大会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的具体行动,对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推进菏泽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一会一节”扩容为“两会一节”。2021年“两会一节”,指的是2021世界牡丹大会、第30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和2021菏泽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2021世界牡丹大会已于4月8日开幕。近年来,菏泽立足资源优势,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促融合、强支撑”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牡丹“特色支柱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以牡丹为主题的“节会”,为菏泽牡丹产业发展搭建了一个增进交流、加强合作、扩大开放、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

我和牡丹合个影

4月9日,第30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与2021菏泽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将于在菏泽会盟台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今年的“牡丹节”与“文旅大会”活动丰富多彩,亮点突出。文旅“节”“会”开幕式融合举办,将推出菏泽文化旅游宣传片和《菏泽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1-2030)》。据了解,《规划》提出了“一个文化旅游核心区、两条精品旅游带、七大文化旅游集群片区”的空间布局体系,明确了黄河、红色、水浒、产业转型升级、全域旅游示范创建、乡村旅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淡季和夜间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品牌创建、市场主体培育、智慧文旅十二个方面重点任务。编制了牡丹、黄河、红色等专题规划,形成了6个方面的专题成果。

开幕式上,将首发菏泽文化旅游宣传片《正是菏泽》,以红色、黄河、非遗、牡丹、水浒、祖源六大品牌为依托,结合城市新貌、饮食文化等内容,系统展示菏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靓丽的风光,醉人的牡丹,坚定的初心,纷呈的非遗,可口的美食,展现出菏泽文化旅游新形象。

28天建起万人体育场

菏泽大剧院、演武楼、会盟台,今天举行“两会一节”,菏泽不会为没有场地而发愁。而在30年前,菏泽因缺少牡丹花会开幕式举办场地而发愁。早在2002年,接受牡丹晚报记者采访时,说起菏泽城的变化,时任牡丹区建委主任常林生直言:“没有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就没有今天的菏泽城。花会带来的变化,最直接的也是广大群众受益最多的,就是城建工作。”30年来,菏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镜头留住美

举办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给菏泽城建工作带来了机遇,也让菏泽人找到了自信。菏泽,这座沉睡了千年的古城,在1992年原县级菏泽市提出办花会时还是一座道路狭窄、房屋低矮破旧、工商业很不景气、农村气息很浓的小城。由于当时洛阳已举办了多届花会,在山东省旅游局的建议下,报国家旅游局批准,菏泽的花会定名为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当时曾有人说:“办国际牡丹花会,别办成国际玩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最终没有办成“国际玩笑”,却办出了令菏泽人自豪的“菏泽速度”。

为了举办花会开幕式和大型文艺演出,当年新建了菏泽体育场。回忆起当年建体育场的情景,当时的亲历者们现在仍激动不已。那是一次菏泽全民齐动员、全民齐参与的大会战,仅用28天时间,菏泽体育场顺利建成。28天,是老百姓盖几间房子的时间,但菏泽人齐心协力地建起了一座可容纳1万多人的体育场。人们在学习深圳速度时,猛回首,发现在中国北方的小城,有比深圳速度更快的“菏泽速度”。第二年,体育场重新扩建,成为容纳2万多名观众的大型体育场,成为当时江北县级市中最大的体育场。

一条条道路宽阔平整,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大剧院、演武楼等标志性建筑越来越多,绿化亮化工程持续推进,菏泽越来越具有“城市范”。而在30年前,菏泽城却是这样的:菏泽城区当时只有中华路、牡丹路、人民路、北环路和西环路等5条,且路面窄、路况差。在中华路上,楼房也是寥若晨星,当时的市建委大楼是菏泽城最高的建筑。繁华的商业街东方红大街上,除原百货大楼外,超过三层的楼房也不多见。到处是低矮的平房,有楼房也是火柴盒式的建筑。当时,除中华路上的路灯还亮外,连东方红大街安装的路灯也不齐全,让中外客商来看我们这样的城市,人们心虚是难免的。

改革的春风让菏泽人奋起,办好花会的决心让菏泽人拼搏。当时的菏泽市委从天津请来专家,对沿街房屋进行“穿靴戴帽”式粉刷,中式的、欧式的粉刷效果,使菏泽变了样。当年一位常出差的业务员出差一星期后回菏泽,惊呼:“变得让我找不到家门了。”这一年新修建了菏泽通往牡丹园的花园路,使城市主干道增至6条。

人山人海

谁也想不到,类似“找不到家门”的感叹会从越来越多的菏泽人口中发出。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向远方延伸,一条条断头路被打通,飞机起飞,高铁建设稳步突进,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管中窥豹,就拿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来说,机场、高铁、高速、航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投资59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36倍,实现县县通高速,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形成。这是菏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缩影。“十三五”时期,是菏泽发展史上聚力突破、浓墨重彩的五年。经济总量由全省第13位跃居第8位,前进了5个位次,增速全省第一,人均水平摆脱了全省末位。

国色天香醉游人

2020年,是菏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菏泽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高铁新城片区、万福河北片区、赵王河下游片区规划建设快速推进,一批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特色中心节点项目相继落地建设,“三带四环、四轴多点”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快形成。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牡丹机场完成试飞、近日已经通航,鲁南高铁加快建设,雄商高铁正式获批,新万福河航道通航在即,枣菏高速实现通车。市区打通断头路12条,人民路与南外环互通立交建成通车。菏泽东站、菏泽汽车北站等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00辆。 


牡丹绽放

       从牡丹之乡到牡丹之都

直到今天,还有不少外地游客将菏泽称为“牡丹之乡”,甚至不少菏泽人也习惯性称呼菏泽为“牡丹之乡”。事实上,菏泽早在9年前就加冕了“中国牡丹之都”。

菏泽因盛产牡丹而被称为“牡丹之乡”。2006年,经有关专家审定,菏泽市被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牡丹城”。据介绍,为促进和带动全国牡丹产业的发展,弘扬牡丹文化,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牡丹城”评选活动。经实地考察和评审,专家认为,菏泽市牡丹生产规模大,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全国牡丹的生产、贸易中心;牡丹产业化程度高,精深加工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家有关行业标准;能不断培育新品种和提高栽培水平,对中国牡丹品种的发展和栽培技艺的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悠久的牡丹生产栽培历史和深厚的牡丹文化底蕴。有关部门最终决定命名菏泽为“中国牡丹城”。

花海

据悉,在此次评选活动中,河南洛阳、甘肃兰州、四川彭州、江苏盐城、安徽亳州5个城市也都提出了“中国牡丹城”的申报请求,唯独菏泽取得了成功。

“中国牡丹之都”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荣誉称号,这是一块沉甸甸的“金牌”。从牡丹之乡到中国牡丹城,再到眼下的中国牡丹之都,菏泽走了很长的路,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什么申报“中国牡丹之都”荣誉称号?在2012年3月23日于济南举行的2012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新闻发布会上,时任菏泽副市长的黄秀玲非常自豪地说:“近年来,菏泽牡丹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牡丹产业链条越拉越长,菏泽牡丹已由过去的单一观赏逐步走上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开发生产之路,原来的称号‘中国牡丹之乡’‘中国牡丹城’已涵盖不了菏泽牡丹产业发展的现状。”

牡丹吸引小记者的目光

在这里,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牡丹之都的申报历程。2011年7月,中国花卉协会在全国开展“中国××之都”“中国××之乡”“中国××城”(××指某种花木名称)等命名授牌活动,我市随后提出申报。2012年2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花卉协会副秘书长陈建武、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会长王莲英、中国花卉协会联络部处长孔海燕、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秘书长王雁组成的考察组,对我市申报“中国牡丹之都”工作进行现场考察评审。考察组于2月28日先后到菏泽古今园、百花园、曹州牡丹园考察我市牡丹旅游情况,29日又先后到菏泽开发区及牡丹区黄堽镇、小留镇、高庄镇考察我市牡丹种植、牡丹文化、牡丹深加工等情况。考察结束后,王莲英说:“菏泽称为牡丹之都当之无愧!”

2012年3月18日10时,对菏泽人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间点,那一刻,我市收到了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菏泽为“中国牡丹之都”的传真。2012年3月31日,在下榻的牡丹大酒店,85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挥毫写下了“中国牡丹之都”六个大字。当时,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就在现场。记得欧阳中石先生当时视力已经非常差,完全是凭感觉写就的,写完“中国牡丹之都”六个大字后,他谦虚地询问在场工作人员:“怎么样,写得还行吗?”书写完毕,时任菏泽政协主席的刘勇请欧阳中石品尝曹州耿饼,他好奇地询问:“为什么其他地方都叫柿饼,而菏泽的叫耿饼呢?”刘勇对他进行了解释。

游菏泽,不止看牡丹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每年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姹紫嫣红的牡丹把菏泽与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牡丹游”带火了“菏泽游”,海内外游客在赏花之余纷纷走进菏泽其他景点。

水浒好汉城

相对于其他活动,牡丹和牡丹节最直接带动的产业就是旅游产业。自2000年以来,鄄城孙膑旅游城·亿城寺、曹州牡丹园、郓城水浒好汉城、单县浮龙湖生态旅游景区先后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除了上述4家AAAA级旅游景区,菏泽还拥有其他一批A级旅游景区。

随着菏泽牡丹产业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菏泽已从“牡丹之乡”发展为“一都四乡”,即中国牡丹之都、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与民间艺术之乡。

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是综合性节会活动,也是带动菏泽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两会一节”期间,为方便广大游客,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惠游菏泽”旅游线路产品,共有7大类16条精品旅游线路。“惠游菏泽”旅游线路涵盖了菏泽主要文化旅游景点,同时穿插多种文化、美食体验。这些线路中,有以牡丹观赏为主题的“国色天香赏花游”,有以非遗体验为主题的“博古通今研学游”,有以休闲养生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康养游”,有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亲子田园乡村游”,有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探访自驾游”,有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寻访初心红色游”,以及“菏泽深度体验游”线路产品。

打造菏泽牡丹产业发展高地

牡丹四月花正开,春回菏泽百事兴。街头巷尾绽放的牡丹,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这无疑是菏泽最有吸引力、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特色。

自1992年以来,菏泽已连续举办30届牡丹文化旅游节,演绎着“一朵花”与“一座城”的故事。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近年来,菏泽以花为媒,借助牡丹文化旅游节这一大舞台,惠民之花、城建之花、产业之花、创新之花绽放全城,在更加出彩的新征程中,正奋力谱写浓墨重彩的菏泽篇章。

牡丹产品受青睐

在牡丹花之外,菏泽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牡丹花蕊茶、牡丹化妆品和牡丹功能性产品等240多个,产业发展空间广阔。菏泽以“牡丹为媒”,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新产业。如今,一朵牡丹带一产、接二产、连三产,融合发展势头迅猛,“绽放”出绚丽的产业之花。牡丹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一大批牡丹产业市场主体乘势而起,正朝着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推动下,我市牡丹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现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59个品种,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业链最长的牡丹产业核心区。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化妆品和牡丹功能性产品,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牡丹籽油

2020年8月出台的《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敲定了菏泽牡丹产业未来发展的“大盘”。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是,以建设牡丹产业融合发展高地和牡丹文化艺术中心为目标,采取龙头带动、市场拉动、创新驱动、政策推动等综合措施,充分挖掘牡丹产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到2022年,建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两个牡丹产业主题园区及牡丹籽收储中心和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两个核心服务平台;培育5家以上规模化龙头企业,建设10家以上牡丹高效示范种植基地;创建规模化牡丹品种繁育基地、牡丹盆栽基地、鲜切花基地,以及牡丹精深加工基地、牡丹产品研发基地和牡丹文化旅游基地;形成线上线下、方便快捷、高效运转的牡丹商品现代化销售网络,将菏泽打造成全国集聚度高、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优的牡丹产业发展核心区。

2021世界牡丹大会已于8日开幕,继续秉承“让牡丹为人类带来健康和美丽”的办会宗旨,以“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为主题。大会主会场设在菏泽,陕西咸阳大唐牡丹园设分会场。大会主要内容为一个主旨论坛、四个专业分论坛、一个牡丹“赛花会”和一个牡丹产业成果展。主旨论坛于4月8日上午在菏泽会盟台举行,将通过高端专家演讲等方式,进一步明确牡丹产业发展方向,挖掘产业发展潜力,为牡丹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四个专业分论坛均在4月8日下午举行。

本届世界牡丹大会突出科技引领,将搭建一批牡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举行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并将组建国家牡丹检测检验中心、牡丹籽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牡丹品种选育和组培快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牡丹药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大科研机构。

没有品牌的影响力也就没有品牌的凝聚力,也就很难形成产业聚集优势和竞争能力。目前,牡丹是我市、全省,乃至国家尚未深度开发的林产品知名品牌。菏泽高规格举办“两会一节”,充分展现菏泽营商优势,突出节会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作用,大力支持牡丹加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品牌效应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责任编辑:
李立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